FAQ

企业 AIGC 投资策略

不同的企业,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(安全、隐私等等),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。

而随着时间的演讲,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场景,带来不同的变化。

LLM 研发效能的提效?

  • xxx 公司 CTO: 显著缩短 1 年工作经验和 3 年工作经验的差距。
  • LLM 报告,综合 Copliot 研究结果:
    • 自动化测试提升 ~60%,通用型业务代码(CRUD)实现提升 ~35%,其它非通用型代码(如云基础设施)提升10-20%
    • 提升难点:依赖于开发人员「套路化设计」能力,如拆分任务、多个小的函数。

LLM 提效试验如何设计?

基于已有流程设计

将流程中的某些环节替换为 LLM,然后对比效果。

对比方式: 选择某个项目作为试点,进行时间评估与对比。

基于新流程与已有数据设计

// TODO

ROI 验证

从效能角度看 对比方式: 选择某个项目作为试点,选择多个研发效能指标(比如需求吞吐量、代码变更量等),历经多个迭代后,进行指标值对比。

从人员角度看 对比方式: 选择某个组织作为试点,在效能要求保持不变的前提下,历经一段时间(比如三个月),看所需人员的数量变化(比如100->90)

从财务角度看 对比方式: LLM基础设施搭建+推广+培训等成本,与降下来的人员成本做比对

// TODO 还需增加角度并完善内容实验

Prompt 工程是否有未来?

在探讨工程是否有未来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狭义和广义的 Prompt 工程。

狭义的 Prompt 工程专注于 AI 领域的 Prompt 优化,即通过优化任务描述来提高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性能。典型的做法是将一个或多个任务转换为基于提示的数据集,并通过所谓的“基于提示的学习”来训练语言模型。这有助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 ( LLM),使 AI 能更好地理解需求并完成专业任务。

广义的 Prompt 工程师则是指针对 AI 模型编写 Prompt 的人,以获得更好的结果。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提示词,让 AI 发挥出最大潜力。这个角色可以分为两部分:面向大语言模型的工程师和面向落地应用的工程师。

从使用 AI 模型的角度看。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和普及,对 AI 模型的需求可能会逐渐减弱。这是因为随着模型的不断优化,它们的理解能力和性能将不断提高,使得在许多情况下无需额外的 Prompt 工程即可满足需求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 Prompt 工程没有未来。相反,随着 AI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,Prompt 工程仍然可以为特定任务和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。

从工程侧的角度看。大型公司可能需要一两位专家来指导开发人员进行 Prompt 工程。通过组织活动(如 hackathon),公司可以提高开发人员对 Prompt 工程的意识,帮助他们结合 Prompt 开发应用,以实现工程化落地。尽管大部分开发人员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Prompt 工程的重要性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。

结论

综上所述,工程在狭义和广义上都有一定的未来。尽管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,使用 AI 模型的需求可能会逐渐减弱,但 Prompt 工程仍然可以为特定任务和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。此外,大型公司需要专家指导开发人员进行 Prompt 工程,提高他们的意识并实现工程化落地。因此,Prompt 工程在未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。

同时我们看到,很多企业的AI2.0起步都将从Prompt工程开始,不同行业不同的融入节奏下,会使得Prompt工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重要。

Prompt 工程师会有未来吗?

有,Prompt 工程师在未来会更像是一个 Prompt 教练、专家的角色,他们会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使用 Prompt。

什么时候考虑微调?

微调(fine-tuning)通常是在已经预训练好的模型的基础上,使用特定的数据集进行进一步训练,以适应特定的任务或应用场景。通常情况下,微调会在以下情况下进行考虑:

  1. 适应特定的任务或领域:预训练的模型通常是在大规模通用语料库上进行训练的,而在特定的任务或领域中,可能需要使用更具体的语言模式和领域知识。这时候,就需要使用微调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,以适应特定的任务或领域。
  2. 数据集与预训练数据的差异较大:如果预训练的模型的训练数据与实际应用场景的数据差异较大,那么使用微调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场景的数据分布,提高模型的性能。
  3.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:在一些对模型性能要求较高的任务中,使用微调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,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。

然而,ChatGPT 总结的并不好,当你要考虑微调的时候,你应该考虑的是:

  1. ROI。微调的成本是很高的 —— 准备数据、训练模型、调参、部署,并进行持续的模型优化。
  2. 好的基础模型。如果你的基础模型不够好,微调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。诸如于 LLaMA 7B 的中文效果不好。
  3. 工程能力。微调的过程中,你需要有很好的工程能力,包括数据处理、模型训练、模型部署等等。

除此,在你没有思考清楚上述三点的时候,你不应该考虑微调。

个人的策略?

对于我来说,我的 AI 策略大致是:

  1. 拥抱变化,尽管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类,但它已经能够大大提高效率。
  2. 强化构架能力,因为人工智能工具无法代替个人的感性思考和直觉。
  3. 构建领域小模型,可以快速训练出一个专门用于解决自己问题的小型模型。
  4. 探索与磨炼技巧,探索 AI 能力并持续构建小工具,来修复和完善自己的 AI 增强系统。

对于修复与完善来说,由于 AI 本身是无法达到这么精细的,所以我的想法是持续构建小工具